
近日,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介入治疗团队在上级专家指导下首次为一名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成功拆除患者体内“炸弹”,又一次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空白,标志着医院整体综合诊疗实力再上新台阶。
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庆教授指导介入治疗团队进行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
61岁的刘先生,近期因频繁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并呈现进行性加重症状,于2024年1月5日入住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后,考虑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心脏病,在家长期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最高达到230/120mmHg,血压一直控制不稳定等,结合临床症状,凭借多年临床经验高度怀疑患者已经进展为主动脉夹层,遂紧急行血管造影(CTA)检查,于1月6日上午11:35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B型。
术前CT
“立即组织胸痛多学科会诊(MDT),抓紧时间与患者家属谈话,早一分钟手术,患者就少一分危险......”得到汇报后,业务副院长雷红卫当机立断向医务部下达指示。为了更进一步保障首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安全性,他又马上联系了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单位,得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王庆主任的大力支持。在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王庆主任与医院专家团队商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叮嘱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后立即赶往现场指导手术。
1月6日18点40分 ,“拆弹”手术正式展开。在王庆主任的亲临指导下,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麻醉科默契配合,历时1小时,顺利植入主动脉支架,成功将主动脉弓处破口隔绝,帮助患者摆脱了体内“定时炸弹”的生命威胁,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及家属感到相当满意。
术前CTA
术后CTA
据介入科王志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是最危重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每延误一小时死亡率上升1%。主动脉夹层手术为高风险四级手术,在业内属高精尖复杂疑难手术,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以前,我县这类患者因受条件限制一般都是外转至上级大医院进行治疗,导致患者医疗费用高而且转运风险极大。
近几年,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办院理念,以“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管理,使各类高精尖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呈现井喷发展态势。
这次患者刘先生从确诊主动脉夹层到成功完成手术治疗仅用了短短8个小时,这得益于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强大综合救治体系的支撑,也得益于医院专家团队医者仁心、急病人所急和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技术自信。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在主动脉夹层支架介入治疗领域实现了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在血管介入领域的创新实力和治疗技术,可更好地为桂阳及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精准、先进的医疗技术诊疗服务,造福百姓健康。
科普知识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因主动脉临近心脏,压力往往较大,夹层一旦破裂,心脏的血流便会急速从裂口流出,最终发生失血性休克或心包填塞而猝死,若不及时恰当治疗,破裂的几率非常大,死亡率极高。医生提醒,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主动脉夹层重在预防,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做好自我血压监测。同时,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分秒必争,当出现胸痛、胸闷、气喘乏力、脸色苍白等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责编:方卉
来源: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
四里镇:“三向发力”推进素质培训,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
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桂阳县桥市乡:“三训提质”激活乡村振兴“头雁”动能
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
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
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
警民携手20小时生命接力 安全救回九旬走失老人
下载APP
分享到